吴宇飞

发布时间:2025/03/27 来源: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yufeiwu@jnu.edu.cn

一、简介

吴宇飞,国家特聘专家,暨南大学教授,博导。分别在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取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吴教授曾在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地从事结构工程设计、管理工作超过10年,并在国内外若干高校工作累计25年(1989-1992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2004-2015为香港城市大学建筑及土木工程系副教授(终身教职),2015-2019为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工程学院教授(Metro chair),2019-2024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吴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在结构工程和混凝土材料领域,包括混凝土结构和材料、复合材料和结构、海洋结构、FRP结构和结构修复等。吴教授已发表SCI论文两百多篇,Google ScholarH指数为71Scopus 66, WOS 60),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土木工程领域榜单,斯坦福顶尖科学家土木工程2024年全球排名:职业生涯56,年度影响力38;担任多个国际著名期刊编委/副编辑(如ASCE JCCEngineering Structures)。吴教授为若干结构新理论和技术的唯一或第一发明人;被授权美国发明专利8项及多项中国发明专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并在2018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授予Moisseiff奖章(大陆背景华人首次获此奖)。历年获研究经费累计8千万人民币左右。

 

二、主要学历

1999.3 – 2002.2  澳洲,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土木工程专业博士

1992.12 – 1994.6  新加坡,国立新加坡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土木工程专业 硕士

1983.9 – 1986.7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硕士

1979.9 – 1983.7  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学士

 

三、主要学术经历

2025.01–至今  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2019.9 – 2024.12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特聘教授

2015.10 – 2019.9   澳洲RMIT University  教授(Metro Chair

2003.12 – 2015.10  香港城市大学  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

2002.3 – 2003.12  澳洲Dare Sutton Clarke Engineers  主任工程师

1995.6 – 1999.2   新加坡Hyder Consulting Pte Ltd  工程师,项目经理

1994.6 – 1995.5   新加坡Ove Arup & Partners  工程师,项目经理

1989.11-1992.11    上海交通大学  讲师,实验室主任

1986.7 – 1989.11   上海华东电力设计院  工程师

 

、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

1. 混凝土结构抗剪强度研究

混凝土结构设计迄今为止还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难题是混凝土结构的抗剪强度计算模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结构抗剪强度的分量至今无法用实验测量。吴教授与博士生胡彪在结构工程的旗舰刊物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见第五部分第3条),提出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首次用实验测得抗剪强度分量VcVs。该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建立更合理的抗剪强度模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工具,因此获得了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的Moisseiff奖,吴宇飞本人获Moisseiff Medal(全球每年最多一人获奖章)。该奖项是结构工程领域国际权威奖项,自1947年设立至2018年期间,吴教授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出身的华人学者。

2. 欧拉-伯努利假设的证明

欧拉-伯努利假设(平截面假设)是科学上的一个重要基石,特别是在工程力学领域,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者(enabler)。然而,除了在线弹性和小变形等一些特殊条件下,它从未得到严格证明。因此,它对具体问题的适用性需要实验评估。吴教授通过思想实验严格推导出一个定理,给出了欧拉-伯努利假设成立的条件。该证明过程具备广泛的一般性,适用于任意多不同材料组成的任意构件,材料可以具有任意物理性质,变形大小没有任何限制,因此可以应用到任意实际结构。新定理为未来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中恰当应用这一假设铺平了道路,论文见第五部分第5条。

3. 钢筋混凝土构件抗弯设计定理

抗弯设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设计。目前的抗弯设计方法还是半经验性的,是从广泛的实验测试结果中发展而来的。吴教授在历史上首次用数学方法严格推导出混凝土构件的抗弯强度和极限变形的三条通用定理。这些定理不仅适用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也适用于未来新的混凝土构件。对于一种新型混凝土构件,传统上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数值模拟,研发新的设计模型后才能进行工程设计。有了以上抗弯设计定理,从此无需进行昂贵的实验测试即可得到设计计算公式,论文见第五部分第4条。

4.压缩浇筑绿色混凝土

这是吴教授发明的一项新的混凝土制作技术(美国发明专利US 11,883,982B2和中国发明专利ZL 2022 1 0360079.3),该技术用高压浇筑混凝土(适用于任意现有或将来新的混凝土配方),可大幅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压缩浇筑混凝土不但性能优越而且成本低,可节省高达50%的水泥,而且可以用再生材料和残次品骨料甚至是沙漠沙生产高质量混凝土,可以大幅降低混凝土生命周期碳排放,是一项绿色材料技术。该技术2024年获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并且被联合国官网介绍(https://www.un.org/en/academic-impact/university-team-creates-%E2%80%98green%E2%80%99-concrete-sustainable-construction)。

5.结构设计新理念 - 保险丝结构

增加结构安全性和降低成本在结构设计中是一对矛盾,降低结构成本往往会带来结构安全性的降低。然而在电路设计中没有这个问题,原因是电路中有保险丝,保险丝的熔断保障电路不会承受过大的电流,从而保证电路中的元件和线路不需要承受超载。吴教授把保险丝概念引进到结构设计中,从而保证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不会超载而降低成本。为此还发明了一种特殊的高延性压缩屈服块,作为结构的通用保险丝(美国发明专利US 8,997,437 B2)。该保险丝在结构载荷达到一定值后会被触发,从而防止荷载的进一步增加和结构的脆性破坏。实验证明该理念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研究表明,带有保险丝的结构更便宜、更轻,同时更安全(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709-019-0541-7)。

6.一种解决混凝土结构加固难题的新方法 - HB

在现有混凝土结构外黏贴强化材料是结构修复最方便和经济的方法之一,其中强化材料通常通过表面粘结附着在混凝土结构的外表面。然而这种粘结力弱且不可靠。长期以来,混凝土和强化材料之间的脱粘是一个关键难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吴教授发明了Hybrid bonding(美国专利号US7,799,154 B2),可以将粘结强度提高数倍,有效解决了这一关键的脱粘问题。该技术目前已经在国内的许多混凝土桥梁加固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CECS)为该技术制定技术规程。

 

五、代表性论文、著作

1Yufei Wu. Analytical Approaches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ISBN:978-0-12-821164-9, Elsevier Woodhead Publishing, Apr, 2022, pp. 554United States.

该专著把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从目前的半经验半理论的现状用数学和分析方法提升到更理性、更科学的一门学科。书中包括了大量的理论、实验、和思想实验,具有很高的原创性。书中也介绍了吴教授独创的开拓读者创造性思维的四维研究/学习方法。

2Zhishen Wu, Yufei Wu, Mohamed Fahmy. Structures Strengthened with Bonded Composites, ISBN:978-0-12-821088-8, Elsevier Woodhead Publishing, July, 2020, pp.556, United States.

这是一部有关FRP加固结构的专著。

3Wu YF†, Hu B. Shear strength component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member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2017; 143( 9): 04017092.

该论文2018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ASCE)的Moisseiff奖(吴教授获Moisseiff 奖章,全球每年最多一人获奖章)。该奖为结构工程领域国际权威奖项,吴教授为该奖项从1947年开设至2018年获奖章的唯一中国大陆出身的华人/外籍华人。

4Wu YF†. Theorems for flexural design of RC member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2016; 142(5): 04015172.

该论文首次将混凝土结构抗弯设计从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提升到全理性(全数学)的设计方法,它能够:(1)验证现有设计方法的合理性,(2)对于目前没有可靠设计模型的结构(如新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等),用该定理可以直接推导得出设计公式而无需靠做大量试验来研发新的设计模型。

5Wu YF†. The conditions for plane sections remaining plane.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22; 263: 114387.

该论文采用思想实验的方法在历史上首次严格证明了Bernoulli 1694年提出的至今未严格证明的结构力学的关键假设欧拉-伯努利假设(即平截面假设)。为这一工程力学中最重要的基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注:

1.共发表SCI论文二百多篇,全部SCI论文见以下网址:

https://www.scopus.com/authid/detail.uri?authorId=57204035674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hl=en&user=8I0lD_UAAAAJ

https://www.webofscience.com/wos/author/record/D-1929-2013

2.论文引用h-指数:Google Scholar 71Scopus: 66, WOS:60

 

六、10项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项目名称:新型仿生可持续海洋漂浮结构,项目来源:深圳市科创委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计划(孔雀团队),项目经费:2700万人民币,起止时间:2021.5.12026.4.30,项目负责人(团队带头人)。
2、项目名称:Structural Fuses for Safer and More Economical Bridge Construction,项目来源: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Discovery Project,项目经费:AUD 390,000,起止时间:2020.1.12023.1.1,项目负责人(first named chief investigator)。

3、项目名称:Strengthening Highway Concrete Bridge Beams with HBFRP,项目来源:Victoria-Jiangsu Program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R&D,项目总经费:AUD800,000,起止时间:2019.4.12021.1.1,项目负责人(first named chief investigator)。

4、项目名称:Labor and Cost Efficient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etrofitting RC Columns with FRP,项目来源:Hong Ko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uncil,项目经费:HK$909,399, 起止时间:2014.5.12016.4.30,项目负责人。

5、项目名称:纳米高强片材加固混凝土梁的界面力学特性研究,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经费:80.00 万元人民币,项目起止年月: 2014.012017.12,项目负责人。

6、项目名称:Characterisation of interfacial properties for SMAT steel plating system,项目来源: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Hong Kong,项目经费:HK$525,000,项目起止年月:2014.1.12016.12.31,项目负责人。

7、项目名称:Characterization of a mechanically enhanced FRP bonding system, 项目来源: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Hong Kong,项目经费:HK$722,781.54,项目起止年月:2012.1.1—2015.06.30,项目负责人。

8、项目名称:Ductile concrete beams with non-ductile FRP reinforcement, 项目来源: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Hong Kong,项目经费:HK$548,928.00, 项目起止年月:2007.1.12008.12.31,项目负责人。

9、项目名称:Retrofitting of Square/Rectangular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s by Partial Interaction Plating, 项目来源:The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of Hong Kong,项目经费:HK$974,683.00, 项目起止年月:2005.1.12008.06.30,项目负责人。

10、项目名称:Development of sophisticated structural design guidelines for the new building product known as Rapidwall,项目来源: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Linkage Project,项目经费:AUD547,560,起止时间:2003.7.12005.12.31,项目负责人(first named chief investigator)。

其它  其他二十多项项目的负责人